
電話:投資者熱線:0472-5216664;人力資源部電話:0472-5216678;招標采購部電話:0472-5216689
郵箱:
info@11185e.cn
地址: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小佘太書記溝
資源增儲、成本控優 大中礦業 “鐵鋰雙輪” 加速轉動
日期:2025-04-19 瀏覽:3274 次
鐵鋰資源增儲并進 資源版圖持續擴張
大中礦業在鐵礦領域根基深厚,擁有內蒙和安徽兩大礦山基地。截至大中礦業最新披露,公司鐵礦石資源量合計6.90億噸,且資源品質上乘,TFe平均品位不低于28.87%的礦產資源占比超過80%,硫鐵礦資源量為7,085.41萬噸,在獨立鐵礦石采選企業中具有較大的資源優勢。2024年當年公司安徽兩礦實現鐵礦資源增儲共計 1.74 億噸,增儲勢頭明顯,為后續擴產上量奠定了資源基礎。
為進一步鞏固鐵礦行業的領先地位,大中礦業規劃了鐵礦擴產計劃。公司旗下的周油坊鐵礦、重新集鐵礦以及固陽合教鐵礦均將實施技改擴產項目。
擴產項目的逐步落地,不僅能夠有效提升鐵精粉的產能,滿足市場對高品質鐵精粉的需求,還將顯著增強公司在鐵礦石市場的定價權和話語權。在全球礦業格局深度調整與我國對鐵礦石資源戰略需求不斷攀升的大背景下,大中礦業積極踐行國家資源保障戰略,穩步推進鐵礦業務的戰略布局與產能升級。
在鋰礦資源方面,大中礦業同樣成績斐然。公司成功獲取湖南季祝山鋰礦和四川加達鋰礦的探礦權,這兩處鋰礦資源潛力巨大,儲量在行業內名列前茅。湖南臨武縣雞腳山礦區通天廟礦段截至2024年8月31日,已探明鋰礦礦石量4.9億噸,Li?O礦物量131萬噸,折合碳酸鋰當量達324萬噸。根據《礦產資源儲量規模劃分標準》(DZ/T0400-2022)的規定,已屬于大型礦產資源儲量規模。
四川加達鋰礦勘查區塊氧化鋰平均品位1.26%,氧化鋰推斷資源量37萬噸至60萬噸,折合碳酸鋰當量92萬噸至148萬噸,具備大型鋰輝石礦產資源潛力。目前,公司稱四川加達鋰礦項目已圓滿完成首采區探礦工作,已經將勘探報告報送自然資源部評審,正在全力推進儲量評審和其他探轉采手續。
為了充分挖掘鋰礦資源潛力,大中礦業在勘探和開發過程中采用了一系列先進技術和創新工藝。在湖南雞腳山鋰礦,公司首創將TBM(巖層用全斷面隧道掘進機)用于采選連接隧道的掘進。目前,全長約7300米的隧道已完成 97.62%,預計4月底可全線貫通,大大縮短了項目建設周期。在四川加達鋰礦,公司啟用第二臺TBM掘進采選連接隧道,目前進度29.44%,最大程度體現安全、生態、環保、效率。
同時,在選礦工藝上,湖南項目公司加入強磁預選工藝選別鋰云母精粉,有效降低了選礦成本,提高了鋰精礦的品位;四川項目為了取得較好的選礦指標,也陸續完成了擴大連選選礦試驗、重選回收多金屬試驗等工作。碳酸鋰冶煉方面,公司正在進行鋰云母酸法提鋰新工藝的研究,同步推進中試驗證工作,公司稱該工藝可以有效解決鋰云母鋰渣環保達標排放問題和有價元素綜合回收利用難題,并且大幅提高鋰云母回收率。
資本支出穩健規劃 保障持續發展
在資本支出規劃方面,大中礦業明確了重點投資方向,湖南臨武縣雞腳山鋰礦建設、四川加達鋰礦建設以及周油坊鐵礦、重新集鐵礦、固陽合教鐵礦的技改擴產項目將成為資金投入的核心領域。
鐵鋰兩方面業務快速擴張過程中,大中礦業資金狀況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總資產154.17億元,凈資產65.12億元,資產負債率為57.8%,資產負債結構良好。這表明公司在利用財務杠桿推動業務發展的同時,有效控制了財務風險。從現金流狀況來看,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年度經營性現金凈流量分別為12.04億、16.07億和15.47億元,穩定且充裕的經營性現金流為公司各項業務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
公司的鐵礦業務作為穩定的“現金牛”業務,2021年上市以來業績情況良好,年均凈利潤超過10億元。隨著采選規模的不斷擴大,盈利能力持續增強,將為鋰礦建設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業績表現離不開大中礦業堪稱卓越成本控制能力。從經營數據來看,2024年,鐵精粉單位銷售成本僅為370.62元/噸,處于行業較低水平,與此同時,鐵精粉毛利率高達57.86%,顯著高于行業水平。主要得益于公司采礦、選礦等主要生產環節均為自營,且智能改造和節能降耗所帶來的降本效益開始凸顯。
在鋰礦業務方面,公司也通過技術創新和工藝優化來降低成本。在湖南雞腳山鋰礦的選礦過程中,采用先進的工藝實現原礦高效拋尾,降低了選礦成本;在冶煉環節,通過技術改進提高鋰回收率,進一步降低了碳酸鋰的生產成本。
大中礦業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回報股東,與股東分享公司發展的經營成果。據大中礦業公開披露,公司2021年上市以來累計進行4次分紅,分紅金額15.01億元,每股分紅1元,累計分紅占累計凈利潤的33%,且公司近三年累計分紅總額占年均凈利潤比例為90%。
未來鐵鋰協同擴產 綠色賦能發展
在全球資源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大中礦業通過“鐵鋰雙輪驅動”戰略,實現了傳統業務與新興業務的協同發展。未來,大中礦業明確戰略方向,“增儲上產”不僅是國家政策,也是公司的經營目標。
鐵礦板塊持續發力。公司將重點推進金日晟礦業旗下兩大礦山的擴產技改工作,這不僅涉及采礦證規模變更等關鍵證照辦理,還將同步啟動項目基建工程。這一系列舉措旨在提升在產礦山產能,優化生產工藝,從而更好地應對市場需求變化。
在內蒙區域,固陽合教鐵礦的建設規劃同樣引人注目。公司優先開展采礦井建工程,并創新性地采用地表斜坡道承擔提礦任務,這一設計大幅提升了礦山開采效率與安全性,為后續大規模開采奠定堅實基礎。通過合理規劃與高效執行,大中礦業有望在鐵礦產能上實現新突破,進一步鞏固其在行業內的資源優勢地位。
與此同時,大中礦業鋰礦業務方面的布局正逐步從藍圖走向現實。湖南季雞腳山鋰礦項目憑借儲量大、采選冶一體化、成本低的突出優勢,成為公司鋰礦業務的重要發力點。2025年,湖南大中赫將繼續推進首采區以外范圍的勘探工作,持續擴充資源儲備。
四川加達鋰礦采選項目建設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2025 年,公司重點辦理礦區首采區轉采手續,并積極開展周邊勘探工作。圍繞采礦場、選礦廠及尾礦庫的設計、場地平整、設備訂貨、基建施工等工作正有序推進。
在綠色發展方面,大中礦業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核心理念,全面推進節能降耗與綠色礦山建設。在設備升級與新能源替代方面,公司大力推進永磁電機替換高耗能設備,并積極推廣新能源工程車輛及電動化改造,降低對傳統能源的依賴。
在能源結構優化上,公司充分利用廠區空閑區域,在內蒙區域和安徽區域已實現光伏并網發電 23.6 兆瓦,發電量 2666.7 萬千瓦時。未來還將持續擴大“綠電”生產基地規模,提升綠電使用占比,逐步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
文章轉載:自財聯社。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返回】 |